中国大学金融专业的故事丰富多彩,涵盖了学术奠基、教育创新、国际影响力和跨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故事:
宋逢明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
宋逢明被誉为当代中国开放型金融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于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后,留在清华经管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工作,直到2011年退休。
宋逢明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认为大学教师不应该只是钻在象牙塔里面做学问,尤其是像金融这样实践性强的学科。他参与建设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特别是引进金融工程,并培养了一批学生,他们成为他的骄傲。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试验班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试验班成立于2012年,面向校内优秀学生招生,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该班的学生在学术表现上非常出色,平均绩点较高,且毕业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表现优异,很多学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深造,或在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攻读硕博学位。
何治国与复旦大学金融EMBA项目
何治国教授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研究生期间,因为一篇关于三因子模型的文献,决定赴美求学。他在波士顿大学和西北大学分别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并在复旦大学金融EMBA项目中担任教授,致力于讲好属于中国的“金融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投资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投资行业内两大民间论坛——南浦江和北燕山,近年来声势渐起。这些论坛的发起者与参与者主要是人大校友,他们在金融投资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资源。人大商学院还开设了“企业家金融投资课程”,并邀请杰出校友担任客座教授,推动金融智库建设。
越南留学生裴海梦在中国中央财经大学
裴海梦来自越南河内,在中国中央财经大学攻读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她表示,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金融专业可以让她掌握更多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并深入了解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她还希望为越中两国的沟通交流搭建友谊的桥梁。
这些故事展示了中国大学金融专业在学术、教育、国际影响力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中国金融学科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