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其中一些著名的大学包括:
国立中央大学:
简称中大,是民国时期全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后拆分成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
简称北大,最初名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高学府,后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简称清华,前身为清华学堂,后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国立浙江大学:
原名浙江高等学堂,后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
由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而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府之一。
金陵大学:
光绪年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是岭南地区最好的大学之一。
岭南大学:
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教育机构。
震旦大学:
中国神父马相伯开办,是中国第一个发研究生文凭的学校。
之江大学:
神父们在杭州开办的大学,浙江大学的前身之一。
圣约翰大学:
全英语教学,被称为东方哈佛,培养了许多著名人物。
辅仁大学:
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
齐鲁大学:
教会大学,医学院与湘雅齐名,与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是抗战时期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
国立中正大学:
后改名为南昌大学,是民国时期举国之力成立的新高校。
这些大学在当时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后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中的一些至今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