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弊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携带作弊材料
学生在考试时携带写有考试题目答案的小纸条或电子词典等电子设备。
代考或替考
学生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或者代替他人参加考试。
抄袭或协助抄袭
学生在考试中抄袭手机软件中的试题答案,或在考试中协助他人抄袭。
使用不正当手段传递答案
如使用无线电设备或其他高科技手段在考试中发送或接收答案。
篡改成绩
考试工作人员或相关人员篡改学生考试成绩以谋取私利。
组织大规模作弊
如组织多名学生在大型考试中作弊,涉及人员包括组织者和考生。
其他形式的作弊
包括在考试中使用复印器复制考试题、使用定位装置或电话传输考题等。
对于作弊行为,学校通常会依据相关管理规定给予严厉的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并可能不授予作弊学生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