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标准可以从 成长赛道和 就业赛道两个维度进行评估。
成长赛道评审标准
职业目标 (30分):结合所学专业,多渠道了解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个人能力优势、兴趣特长等,合理设定职业目标(10分)。
基于职业目标对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要求,科学分析个人现实情况与职业目标间的差距,制定合理可行的成长计划(10分)。
职业目标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10分)。
学习实践行动
(50分):
围绕目标职业要求,结合学校育人特色和所学专业,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学习实践(30分)。
学习实践行动取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接近职业目标要求(20分)。
动态调整(20分):
及时对学习实践行动成效进行自我评估,总结分析收获、不足和原因,对职业目标和学习实践行动路径等作动态调整(20分)。
就业赛道评审标准
职业目标(10分):
能够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能力及兴趣等特点,合理设定职业目标(5分)。
准确把握目标职业的任职要求、工作内容、基本流程和发展前景等(5分)。
岗位胜任力(80分):
具备目标岗位所需综合素质,如思维认知、沟通协作能力和执行力等,具有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40分)。
具备目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关实习实践经历丰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40分)。
发展潜力(10分):
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的潜质,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要求;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现场获得用人单位提供的录用意向(10分)。
建议
明确职业目标: 学生应结合个人兴趣、能力和价值观,设定既符合自身发展又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目标。 制定行动计划
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岗位胜任力。
关注市场动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保持对职业发展的敏感度。
以上标准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