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有钱的老师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学校处级以上干部
这些人通常收入较高,除了基本薪资外,还有年终绩效考核和各种活动费用等额外收入,远比一线老师的监考收入多得多。
在外开公司的老师
一些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开办企业,如面粉厂、食用油厂、蛋糕店、设计所、律师事务所等。这些老师通过项目经费、企业盈利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财富。
成功创办企业的教授
例如,西北大学的范代娣通过其创办的巨子生物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大学在职老师中的首富,财富达195亿元。
山东大学的黎峰财富为27亿元,是山东最富有的大学老师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的曹仁贤创办了阳光电源,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逆变器等产品企业之一,财富一度达到650亿元。
暨南大学退休教授徐国风退休后创办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并成功创办上市公司。
青岛科技大学的孙文强创办了海泰科企业,并在公司上市后成为亿万富豪。
科研经费丰厚的老师
一些老师通过承接国家重大发展项目,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这些经费不仅用于科研,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兼职项目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兼职做项目的老师
有些老师通过与企业合作,承接各种项目,如招标项目、横向项目、纵向项目等,获取高额的项目经费和咨询费。
知名企业家或教育机构的创始人
例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虽然主要身份是企业家,但其财富巨大,也是中国知名的企业家之一。
中公教育集团的创始人李永新,通过公务员考试培训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教育界的首富。
综上所述,大学里有钱的老师主要包括学校处级以上干部、在外开公司的老师、成功创办企业的教授、科研经费丰厚的老师以及兼职做项目的老师。这些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积累了可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