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相关的骗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出售作弊器材
声称有带屏幕的橡皮、无线耳机等器材,可以通过安检。
提醒:安检严格,携带违禁品会被视为考试作弊。
枪手代考
承诺可以通过办理假准考证,由他人代替考生参加考试。
提醒:根据规定,替考行为可导致暂停参加考试1至3年。
交钱保证录取
声称认识招办老师,只要交钱就可以“破格录取”。
提醒:高校录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存在交钱就能录取的情况。
考前对答案
声称可以提供考试答案。
提醒:购买或贩卖考试答案是违法行为。
花钱就可以拿证
暗示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快速获得学历证书。
提醒:自考、成考等必须本人参加考试。
冒充高校招办人员
自称高校招生人员,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
提醒:高校招生有严格规定,不存在“内部关系”可以操作。
混淆文凭教育形式
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提醒:各种教育形式有不同政策规定,不能相互混淆。
谎称有“特殊”关系
声称与高校或省招办领导有“关系”,可以违规录取。
提醒:高校招生信息透明,不存在所谓的“内部关系”操作。
谎称“内部指标”
伪造文件、印章,谎称手中有“内部指标”。
提醒:高校招生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执行,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
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
利用家长和考生信息不对称,谎称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帮助考生录取。
提醒:考生录取信息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验证。
利用网络诈骗
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
提醒:正规入学必须通过官方渠道,不存在代办服务。
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招生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