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体系结构

麦子老师 · 2024-12-28 07:00:47

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体系是按照教育的特点进行分类划分的,主要分为 学科门类学科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

学科门类:

这是最顶层的分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4个主要门类。

学科类(一级学科):

每个学科门类下设有若干一级学科,例如理学门类下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等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是学科设置的较为宽泛的类别,涵盖了一系列相关的学科领域。

专业(二级学科):

每个一级学科下设有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是学生毕业时获得学位证书的具体专业名称。例如,管理学门类下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下又细分出具体的专业,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有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

此外,专业目录还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学科门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类,一个专业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本科专业类共93个,专业目录中所列出的本科专业数量有792种,分为基本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在设置专业时,通常根据其分类属性进行设置,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确保有足够的相关学科作为支撑。同时,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还必须考虑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