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政审通常包括以下八大类别:
身份审查
审查形式:考察组面审考生提交的身份证、户口本。
审查内容:核实考生身份是否与报考信息一致,户籍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年龄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学历审查
审查形式:考察组面审考生提交的学历学位证书,学信网截图证明;查阅考生个人档案查学籍资料;到考生学校找老师同学座谈,了解考生学历情况。
审查内容:是否符合岗位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是否存在冒名顶替,考生学籍档案资料是否完整,大学期间有没有受过处分。
征信审查
审查形式:面审考生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面审考生提供的失信被执行人记录。
审查内容:是否多次逾期,当前有无大额欠款,是否是失信被执行人。
遵纪守法审查
审查形式:审查考生提交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审查内容:考生本人是否有过违法和犯罪记录,是否有因盗窃、赌博、嫖娼、吸毒等恶劣违法行为被抓且有记录。
政治审查
审查形式:提交“现实情况表现表”和政审表;审查学籍档案和党团档案。
审查内容: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情况,是否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是否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是否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等情况。
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审查
审查内容:考生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是否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
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审查
审查内容:考生是否组织或参加非法组织,是否组织或参加罢工,是否挑拨、破坏民族关系,是否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是否泄露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是否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经济行为审查
审查内容:考生是否有贪污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的行为,是否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是否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是否参与或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这些类别涵盖了考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信用记录、法律遵守情况、政治立场和社会活动参与等方面,旨在全面评估考生是否适合担任公务员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