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等级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划分方式:
《武书连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等级划分
A++:前2%的专业,若评价对象不足25个,则不出现,此时第1名为A+级或A级。
A+:第2级。
A:第3级。
B+:第4级。
B:第5级。
C+:第6级。
C:第7级。
D+:第8级。
D:第9级。
E+:第10级。
E:第11级。
E-:第12级。
《中国大学评价》的等级划分 (2004年标准):A++
:前2%的专业。
A+:2%-5%的专业。
A:5%-10%的专业。
B+:10%-20%的专业。
B:20%-30%的专业。
C+:30%-40%的专业。
C:40%-50%的专业。
D+:50%-60%的专业。
D:60%-70%的专业。
E+:70%-80%的专业。
E:80%-90%的专业。
其他评级机构的等级划分
A级: 部委院校,即中央部属高校。 B级
C级:市属院校,即由地市级政府拨款筹建的高校。
D级:民办高校。
这些等级划分方式虽然来源不同,但都试图通过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和比较大学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综合考虑各等级的定义和各个大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