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在排水方面需要掌握以下技术和方法:
初期排水
排水量的组成:初期排水包括基坑积水、堰体和堰基的渗水、降雨汇水等。
计算公式:初期排水流量 ( Q ) 的计算公式为 ( Q = eta V / T ),其中 ( V ) 是基坑的积水体积,( T ) 是初期排水时间,( eta ) 是经验系数,一般取 3-6,具体值取决于围堰种类、防渗措施、地基情况等因素。
水位降落速度:土质围堰或覆盖层边坡的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应控制在 0.5~1.5m/d,接近排干时可允许达 1.0~1.5m/d。其他形式围堰的基坑水位降速一般不是控制因素。
排水时间:根据基坑工期的紧迫程度、基坑水位允许下降的速度、各期抽水设备及相应用电负荷的均匀性等因素确定,一般大型基坑采用 5~7 天,中型基坑采用 3~5 天。
经常性排水
排水量的组成:经常性排水应分别计算围堰和地基在设计水头的渗流量、覆盖层中的含水量、排水时降水量及施工弃水量。
排水方式:经常性排水有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方式。
明沟排水:适宜于地基为岩基或粒径较粗、渗透系数较大的砂卵石覆盖面,在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较多。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当降水会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截水方法控制地下水。
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
排水技巧在于理解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熟悉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计算方法,以及掌握排水设施的施工要领。重点复习相关法规和标准,多做真题。
排水设施的施工
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排水沟,厕所及现场生活用水应预埋排水管道,统一排入城市规划的排水系统。机械设备应设置在地势较高、防潮防雨的地方,电源线路绝缘良好,有完善的保护接地。
降水方法
根据土层情况、渗透性、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选择和设计合适的降水方法。明沟、集水井排水是在基坑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
通过以上内容,一级建造师可以有效地进行基坑排水,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