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确定造价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考虑因素:
施工费用预算
监理工程师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技术标准、材料规格、劳务费用等因素进行施工费用的预算。这一过程中,市场行情、工作量、人工费用等实际情况都需要被考虑在内。
施工过程中的变更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材料短缺、设计变更、劳动力增加等因素,这些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需要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
工程竣工结算
工程完成后,监理工程师需要进行施工费用及工程实际造价的结算,并与合同约定的价格进行比较,确保合同价和工程实际造价的一致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工程保险、税金、监理费等因素。
合同计价依据
监理工程师的计价依据通常包括工程的规模、性质、技术难度、施工条件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确定了一个合理的工程造价,作为监理工程师的计价基础。
市场行情
监理工程师的计价还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例如,他们会参考同行业同等级别的监理工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
合同约定
监理工程师的计价还要根据合同约定来确定,包括服务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费用结算方式等方面的约定。
定额计价与百分比计价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监理工程师合同计价方式,一种是定额计价,即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难度来确定计价标准;另一种是以工程造价为基础的百分比计价,这种方式按照建筑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监理工程师的服务费用。
额外费用
在实际的监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额外的工作量或者紧急情况,监理公司会进行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些额外的投入也会形成额外费用,需要进行支付。
通过上述步骤和考虑因素,监理工程师可以合理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按照预定的合同要求和经济指标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