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成本计划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明确每项工程的成本要求,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实际用料量、设备数量、劳动力需求及耗时,以此来制定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
通过监控实际的工程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对施工进度、成本预算等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成本评估
对工程成本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确定工程的实际成本情况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成本进行评估,找到成本偏离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措施。
定额制定
制定消耗定额,包括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以控制材料成本和工时成本。
通过定额管理,控制材料、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制造费用。
标准化工作
计量标准化,确保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测定准确。
价格标准化,通过市场信息、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掌握材料、设备的选购价格。
预算控制法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对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控制。
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成本调整。
变更控制法
对项目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评估,确保变更不会导致成本失控。
供应商管理法
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材料成本。
施工成本过程控制
在施工阶段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计划成本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通过专业作业分包合同进行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工成本控制理论方法
制度控制、定额控制、指标控制、价值工程和挣值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比较项目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并进行预测和调整。
通过以上方法,二级建造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