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管涵教程主要包括管涵施工技术要点和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以下是详细内容:
管涵施工技术要点
管涵定义: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成品管节做成的涵洞,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
基础设置:
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
当管涵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沉降缝设置: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方法:可采取整幅施工或分幅施工。分幅施工时,临时道路宽度应满足现况交通要求,且边坡稳定。
降水要求: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500mm,且连续降水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500mm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方可停止。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检验确认合格。
施工顺序: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
回填土: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回填时,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300mm。
其他注意事项
防水层铺设:管节全身包裹防水层,防水层外再铺设黏性土。
管节安装:管节安装应接口平直,内壁齐平,坡度平顺,不得漏水。
沉降缝填塞:沉降缝应采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预拱度设置:长度较大、填土较高的管涵应设预拱度。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了解管涵施工的技术要点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要点进行操作,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