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中的敏感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敏感度系数(SAF)
敏感度系数用于衡量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 SAF = frac{text{因素变化率}}{text{指标变化率}} ]
当SAF大于0时,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当SAF小于0时,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敏感度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于不确定因素越敏感。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技术方案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这个极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将不可行。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临界点可以通过敏感分析图中的直线与判断基准线的交点来确定,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该因素的临界点。
分析指标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分析指标,常用的经济效果指标包括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静态投资回收期(PBP)等。不同的指标适用于不同的分析目的,例如投资回收期适用于分析投资回收速度,净现值适用于分析投资效益等。
敏感因素排序
通过敏感度系数可以对敏感因素进行排序,找出对评价指标影响最大的敏感因素。例如,在某案例中,当产品价格上涨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从10%上升到11%,而其他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建设投资上涨、人民币汇率上涨对FIRR的影响依次减小,因此产品价格为最敏感因素。
综上所述,在一级建造师考试中,敏感指标主要包括敏感度系数、临界点、分析指标及其排序。考生需要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有效的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