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施工中需要遵循的箍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箍筋直径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其中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
当梁中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
箍筋间距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其中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箍筋形式
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定的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弯钩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采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其他要求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20mm。
箍筋主要承担剪力,箍筋直径不小于6mm,且不小于d/4(受力钢筋的直径)。
这些标准确保了施工中箍筋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受力,有助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议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