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出生地:
西班牙巴伦西亚
主要成就:以桥梁结构设计和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作品包括威尼斯、曼彻斯特、里斯本和雅典奥运会主场馆等。
设计理念:强调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作品具有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
贝聿铭 (Ieoh Ming Pei)出生地:
中国广东广州
主要成就: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代表作品包括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设计理念: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安东尼奥·高迪 (Antoni Gaudí)出生地:
西班牙雷乌斯
主要成就: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包括圣家族大教堂、古埃尔公园和米拉公寓等,所有作品中有17项被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出生地:
伊拉克裔英国
主要成就:200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代表作品包括广州大剧院、南京青奥中心和望京SOHO等。
设计理念:以未来主义风格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和动感,善于将艺术与建筑结合。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主要成就:
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包括朗香教堂和萨伏伊别墅。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主要成就: 英国建筑师,福斯特工作室(Foster+Partners)的创始人,代表作品包括香港汇丰总部大楼、德国议会穹隆和福斯特度假屋等。 设计理念
理查德·罗杰斯 (Richard Rogers)主要成就:
英国建筑师,以开创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高科技风格而闻名,代表作品包括“公园边22号”和伦敦碎片大厦等。
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善于运用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
这些建筑师在各自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建筑作品,对全球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