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用什么农药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棉铃虫是棉花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如果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危害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棉铃虫防治的药物:
1. 拉莫尔(Lambda-cyhalothrin):属于氯氰菊酯类杀虫剂,作用持久,广谱,毒力强。使用时应注意稀释浓度,用量和安全使用期限。
2. 噻虫嗪(Thiacloprid):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成虫和幼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从表面杀死虫子和根除虫卵,不会破坏农作物本身的生态环境。
3. 灭多威(Emamectin benzoate):属于含氧呋喃类杀虫剂,对于棉铃虫和其它害虫均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效果非常显著。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以免对棉花产生不利影响。
4. 多菌灵(Chlorothalonil):属于杀菌剂,对棉铃虫的幼虫及其卵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棉花花期使用效果最佳。
5. 芬普尼(Fenpyroximate):属于噻虫嗪类化学杀虫剂,广谱杀虫,快速作用,适用于抗旱矮、早丰、斯里兰卡等棉花品种的防治。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农药的使用应当慎重,尽量选择生态友好的方法进行防治,并按照科学方法综合防治,以达到更加理想的防治效果。
- 其他回答
-
(1)、灭幼脲:又称灭幼脲3号、扑蛾丹、蛾杀灵、劲杀幼等。灭幼脲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属苯甲酰基类特异性杀虫剂。
(2)、吡虫啉:又名海正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康复多等。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尔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低毒,对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
- 其他回答
-
一、杀虫剂
农药中注册次数最多的农药有效成分如下:辛硫磷(443)、氯氰菊酯(220)、高效氯氰菊酯(192)、氰戊菊酯(184)、毒死蜱(172)、丙溴磷(135)、灭多威(134)、高效氯氰菊酯(132)、吡虫啉(129)、阿维菌素(115)
棉田主要注意防治棉铃虫、蚜虫、菜青虫、菜蛾、红蜘蛛等害虫。
二、除草剂
除草剂中注册次数最多的农药有效成分如下:二甲戊灵(61)、氟乐灵(44)、精喹禾灵(37)、乙草胺(30)、高效氟吡甲禾灵(23)、草甘膦(19)、扑草净(15)、仲丁灵(11)、精吡氟禾草灵(9)、恶草酮(7)。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是棉田杂草的主要防治对象。
三、杀菌剂
在杀菌剂中,注册次数最多的农药有效成分如下:多菌灵(77项)、福美双(52项)、咯菌腈(20项)、福美锌(15项)、精甲霜灵(15项)、乙蒜素(13项)、混合物(12项)、萎锈灵(11项)、嘧菌酯(10项)。
- 其他回答
-
1.棉蚜。当益害比低于指标时,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达5%—10%时,或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时,进行药剂点片挑治。伏蚜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平均200—300头时,全田防治。选用氟啶虫胺腈、双丙环虫酯、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交替使用。
2.棉铃虫。当转Bt基因棉百株低龄幼虫超过百株10头、非转Bt基因棉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时进行药剂防治。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转Bt基因棉田禁用)等微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选用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茚虫威、多杀霉素等进行防治。
3.棉盲蝽。当西北内陆棉区蕾期12头/百株、花期20头/百株、铃期40头/百株,黄河流域棉区蕾期5头/百株、花铃期10头/百株,长江流域棉区新被害率3%或百株虫量5头时药剂防治。施药时间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由田边向内施药,药剂选用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
4.棉叶螨。当点片发生时,或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中心株,有螨株率超过15%时进行全田统一防治。药剂选用哒螨灵、阿维菌素等。
- 其他回答
-
棉花推荐使用农药:啶虫咪、吡虫啉、甲维盐、氟虫氰、阿维菌素。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