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公式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 周长公式:对于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等于4倍的边长。
对于一个长为a,宽为b的矩形,它的周长等于2a+2b。原因:周长是封闭图形各条边的总长,因此对于正方形,它有4条等长边,因此周长就等于4倍的边长;对于矩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因此周长就等于2倍长边和2倍短边的和。延伸:周长公式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封闭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等。
2. 面积公式:对于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对于一个长为a,宽为b的矩形,它的面积等于ab。原因:面积是封闭图形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对于正方形,面积就是边长的平方;对于矩形,它的面积可以看成把长方形分成若干个单位正方形去拼接,因此它的面积就是长和宽的乘积。延伸:面积公式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封闭图形,如三角形、梯形等。
3. 体积公式:对于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对于一个高为h,底面积为S的棱锥,它的体积等于1/3×Sh。原因:体积是物体所占有的空间大小,对于正方体,它的体积可以看成是把边长为a的立方体分成了a×a×a个小立方体,因此它的体积就是a的立方;对于棱锥,它的体积可以看成是把高为h的棱柱分成了三个等体积的部分,因此它的体积就是1/3×底面积×高。延伸:体积公式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立体图形,如圆柱、球体等。
4. 等比数列公式:对于一个等比数列an=ar^(n-1),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它的和为Sn=a(1-r^n)/(1-r)。原因:等比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乘上一个相同的数,即公比r,因此我们可以用指数函数y=a*r^x来描述这个数列。利用求和公式可以得到Sn=S(1-r^n)/(1-r),其中S为项数无限时的和。由数学知识可知,在项数无限时,一定满足|r|<1,因此Sn的极限就是a/(1-r),即Sn=a(1-r^n)/(1-r)。延伸:等比数列公式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资金贷款的利息、计算物理中的等比缩放等。
- 其他回答
-
1.
长方形: 周长=(长+阔)×2 字母公式:c=(a+b)×2 长=周长÷2―宽字母公式:a=c÷2―b 阔=周长÷2―短字母公式:b=c÷2―a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2.
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
3.
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低字母公式:s=ah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a=s÷h 低=面积÷底字母公式:h=s÷a
- 其他回答
-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 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 厘米
1米=100 厘米
1厘米=10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是10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是100,是对应长度单位进率的平方.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 1 升
1立方厘米=1 毫升
1立方米=1000 升
相邻单位进率是1000,是对应长度单位进率的立方
- 其他回答
-
为勾股定理。因为勾股定理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定理,可用于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及角度,它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物理、工程等各领域。勾股定理的公式为:c² = a² + b²,其中c为斜边,a和b为直角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