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高一物理最短距离过河计算公式
问题描述
高一物理最短距离过河计算公式,在线求解答
- 精选答案
-
在高一物理中,计算最短距离过河的公式可以使用抛体运动公式来解决。
假设一个小船以速度v在河的宽度d上游运动,河流以速度u水平流动。最短距离过河的情况下,船应该以最大速度v相对于河岸运动。这样,船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即为v,而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为u,因为船需要对抗河流的流速。根据平抛运动的公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x = v * t在垂直方向上,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h = 1/2 * g * t^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2。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得到如下关系:t = d / v将t代入水平方向位移的公式中,可以得到最短距离过河的公式:x = v * (d / v) = d因此,最短距离过河为河的宽度d。
- 其他回答
-
1) 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时间最短 t=d/v=60m÷6m/s=10s 2) 船逆水的速度为3m/s时,渡河距离最短 船头与河岸的夹角 cosθ=3m/s÷6m/s=0.5 θ=arccos0.5=60° 船头朝向上游与河岸成60°角 垂直于河岸的速度 v2^2=(6m/s)^2-(3m/s)^2 v2=3√3m/
s 渡河时间 t‘=d/v2=60m÷3√3m/s=(20√3/3)s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最短距离过河计算公式
本文链接:https://www.bjdnbx.com/know/13763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于广知网,谢谢配合!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