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三电场知识点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三的电场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是指在空间中存在电荷时,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电场,它是一个向量场,大小和方向由电荷的属性和位置决定。
电场强度是指某点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用符号 E 表示,单位是牛/库仑。
2. 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电场作用下的电荷具有电势能,电势能是指由于电场作用而使电荷具有的能量。电势是指在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用符号 V 表示,单位是伏/米。
3. 电场线和电场强度的分布:电场线指电场中的一条曲线,沿着该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方向。电场强度在不同位置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布情况,可以使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强度的分布规律。
4. 均匀电场和非均匀电场:均匀电场是指电场强度在空间中处处相等的电场,非均匀电场是指电场强度在空间中有所变化的电场。
5. 极板间的电场:极板间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均匀电场,其电场强度大小与极板间的距离以及极板上的电荷量有关系。
6. 电场的叠加原理和电势的叠加原理:电场叠加原理是指在空间中存在多个电荷时,电场强度在任意一点的合成等于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电势叠加原理是指在空间中存在多个电荷时,电势在任意一点的合成等于各电荷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7. 电容器和电容:电容器是一种装有电荷的器件,由两个带电极板和介质组成,可以储存电荷。电容是指电容器的储电能力,用符号 C 表示,单位是法拉。8. 电场能和电势能的关系:电场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电势能是指电荷由于处于电势差而具有的能量。电场能和电势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 E = -∆V 来进行计算。以上是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三电场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需要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深入理解。
- 其他回答
-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
- 其他回答
-
高中物理必修三电场部分共两章,包含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
第九章中包含:
1.电荷;
2.库仑定律;
3.电场电场强度;
4.静电的防止和应用,共4个知识点。
第十章包含:
1.电势能和电势;
2.电势差;
3.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4.电容器的电容;
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方之动,共5个知识点。原来老诛本这两章是一章,综合起来从力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描述电场。现在分开了,第九章主要从力的角度而第十章主要从能量角度描述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