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是怎么算的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除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于计算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次数。
如果将一个数a除以另一个数b,则除数b表示一份大小为b的份数,而商a/b表示a中包含了多少个大小为b的份数。换句话说,它是用b来分割a的过程。举例来说,如果将16除以4,我们可以将16分成4份大小为4的份数,因此答案为4。步骤说明:如果需要计算除法,可以将被除数(即需要分成多少份)放在除号上方,将除数(即每份的大小)放在除号下方,然后将它们相除以得出商。如果有余数,可以在商旁边写下余数。
- 其他回答
-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计算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商。具体地,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商就是除法运算结果。例如;
36除以9等于4,即36÷9=4。除法的运算符号是“÷”或“/”。 除法是数学中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常见于实际生活和各个领域的计算中,如商业、物流、科学等。除法运算分为整除和带余除法两种情况,其中整除是指能够整除得到整数的情况,而带余除法则需要得到余数的情况。在计算机编程中,除法也是常用的运算之一,但需要注意除数不能为0的情况。
- 其他回答
-
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它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等份的运算。例如,将12分成3份,则12÷3=4,即每份为4。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和余数(如果有余数),商就是商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商的小数部分。例如,计算12÷3,得到商4,余数为0,因为12可以被3整除。再例如,计算13÷3,得到商4,余数为1,因为13÷3=4余1。除法的符号是÷或/,例如12÷3或12/3表示将12分成3份。
- 其他回答
-
1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求解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后的商。
2 除法的原理是,将一个数按照另一个数的倍数进行分组,每组的数量就是商。余数是指不能被整除的部分。
3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求75除以15的商和余数,我们可以将75按照15的倍数分组,得到5组,每组15,所以商为5。剩下的部分就是余数,即75-15x5=0,余数为0。所以;
75÷15=5。
- 其他回答
-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求出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后的商。例如,10除以2等于5,这里10是被除数;
2是除数;
5是商。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将被除数分成若干个等于除数的部分,然后统计这些部分的个数,即为商。如果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则余数为被除数减去商乘以除数的结果。例如,11除以3等于3余2,这里商为3,余数为2。除法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分数、百分数、比例等的计算中都需要用到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