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清华大学的名字来源于其所在地——清华园。
清华园原为清代皇家园林,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北部,与圆明园毗邻。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兴建清华园,至同治年间基本建成。此后,经过多次扩建和改建,规模逐渐扩大。清华大学的校名源于清华学堂,该学堂成立于1911年,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留学生。1928年,清华学堂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此后,清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在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多次更名和迁址。例如,1934年,清华大学因为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产生矛盾,被迫迁往长沙,并更名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49年后,清华大学迁回北京,并在1952年正式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今天,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在全球也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
- 其他回答
-
清华大学的名字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荣耀的传统。1898年(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光绪皇帝颁布了《甲午科举令》(也称“清华进士令”),规定拔贡及第(金榜题名,俗称“状元”)的人中,每逢三年,由中央政府遴选300名“清华馆襄助学士”,派往美英德法日等五国留学。
这些留学生大多具有政治理论水平及科学知识,他们不但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国内,还曾积极宣传发扬国家民族文化。
后来,清华学校成立之时,沿用了这些留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以感谢与纪念“清华馆襄助学士”们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以此为励志目标,使学校的教育理念日臻完善。因此,清华大学的名字便来自于“清华馆襄助学士”这个历史典故。
- 其他回答
-
名字源于其前身清华学堂,而校名则来自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清华园最早是清朝皇家园林,咸丰帝为熙春园亲书匾额改为“清华园”。1910年,附属肄业馆改为学堂,依据所在地而定名“清华学堂”。1928年,由于清华接收美国退还庚款,对罗家伦校长的委任状中定名为“清华大学”,未加“国立”二字,后经罗家伦多次争取,最终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去掉“国立”二字,最终变为“清华大学1”。
- 其他回答
-
清华大学的校址原来是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按这个园的名字来给这座学府起了名字。当然往前追溯的话,“清华园”是“熙春园”的一部分,而”熙春园“则是“圆明五园”之一。“熙春园”为为康熙帝第三子,雍正帝之兄允祉的赐园。后乾隆帝在园內増建观畴楼等建筑,经常来此游赏。
到了道光年间,熙春园一分为二,西边的叫做“迎春园”,东边的园子还叫“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这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 其他回答
-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之前叫清华学堂,取名清华,是因为校址在清朝的“清华园”,本是清朝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于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解放后称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