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和中子各自特性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大小不同。
中子质量为 1.6749286 ×10-27千克,比质子的质量稍大;质子的质量为1.672621637(83)×10-27千克。
2、带电情况不同。中子不带电,而一般质子带一个电荷正电荷(+ 1.60217733 × 10-19库仑)。
3、稳定性不同。单独存在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约为16分钟,而质子是一种稳定的、不衰变的粒子,寿命大于10的35次方年。
4、应用范围不同。中子可以产生中子核反应,可以制备中子弹核武器;而质子常被用来在加速器中加速到近光速后用来与其它粒子碰撞,慢速的质子也可能被原子核吸收用来制造人造同位素或人造元素。比如核磁共振技术应用等。扩展资料中子特性①、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在做了用α粒子轰击铍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②、单独存在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约为16分,它将衰变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ν。
③、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原子核内的中子是稳定的。
④、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容易打进原子核内,引起各种核反应。
⑤、中子的自旋量子数为1/2。
⑥、中子包含两个具有 -1/3 电荷的下夸克和一个具有 +2/3 电荷的上夸克,其总电荷为零。质子基本性质相对质量1.007;电荷+1 元电荷(+ 1.60217733 × 10-19库仑);粒子自旋1/2粒子磁矩2.7928 单位核磁子;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半衰期最短为 1035年(可视为稳定);组成两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质子数=原子序数(就是元素序号)=核外电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1.氧元素是第二周期的元素,所以氧原子只有2个电子层内从层2个,外层6个,共8个电子;而氧原子的质子数也是8个。符合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氧原子本身是电中性的,不带电荷 。事实上所有的原子都是电中性的,都符合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
2.每种物质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是等于该原子的质子数,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结构是稳定的结构,这只是元素原子的一个特性。比如Na原子就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带一个正电荷,达到稳定结构。注意此时带电荷是因为变成了离子。对于未失去电子的Na原子来说,还是符合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其他回答
-
中子(n)和质子(p)同为原子核的两个组成粒子(统称为核子),分别由不同的三个夸克构成。其区别是,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在原子核内,通过β衰变(包括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质子和中子可互相转换:p-->n+β++ν(中微子);n-->p+β-+ν¯(反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