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的土壤特点

冯老师教育 | 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描述

东北三省的土壤特点,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土壤类型特点1)黑土: 黑土是半湿润草原草甸下,具有深厚腐殖质层,通体无石灰反应,呈中性的黑色土壤。

黑土质地黏重,结构良好,土壤密度 1.0~1.5,孔隙度大,持水量大,通气性较差,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 值 5.5~ 6.5 ,有机质含量3%~6%. 黑土的主要亚类有:黑土、草甸黑土、表潜黑土、白浆化黑土等。

2)黑钙土: 黑钙土是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下,由腐殖质积累作用形成较厚腐殖质层,和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碳酸钙沉积层的土壤。黑钙土主要的成土作用有腐殖质积累作用和钙积作用(腐殖质的积累不如黑土多,钙积作用使碳酸钙淋移到土层下部聚积起来,形成明显的钙积层)。土壤多成中性至微碱反应。黑钙土主要亚类有: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石灰性黑钙土和草甸黑钙土等。

3) 潮土: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近代河流沉积物上,经过长期耕作影响形成的土壤。潮土成土作用:主要是潮化作用,土壤下部土体氧化还原两个作用交替进行,形成了氧化还原层,潮土成土作用还有旱耕熟化过程。PH值8.0 左右,具有养分丰富等特性。潮土的主要亚类有:潮土、灰潮土、湿潮土和碱化潮土等。

4)白浆土:发育于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有周期性滞水淋溶的土壤。主要特征:是在腐殖质层下有一灰白色的紧实亚表层,即白浆层,厚 20~4 0 厘米。白浆土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和湿润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世界各地都有存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东北部和吉林东部,以三江平原最为集中。白浆土分3个亚类:

①白浆土,黑土层较薄,厚 12~17 厘米,白浆层明显,肥力较低;②草甸白浆土,黑土层厚14~23厘米,白浆层发育较弱,肥力较高,是白浆土向草甸土过渡类型;③潜育白浆土,黑土层厚15~22厘米,地表有短期积水,是白浆土与沼泽土之间的过渡类型。白浆土改良的中心环节是补充有机质和矿质养分,深耕打破心土层或逐步加深耕层,改善土壤水分及物理性状。

5)草甸土:发育于地势低平、受地下水或潜水的直接浸润并生长草甸植物土壤。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较厚,土壤团粒结构较好,水分较充分。分布在世界各地平原地区。草甸土的形成:有潴育过程和腐殖质积累过程。草甸土有腐殖质层、腐殖质过渡层和潜育层。草甸土可分为:暗色草甸土、草甸土、灰色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4个亚类。

其他回答

中国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包括灰黑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以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为特点。

灰黑土

又称灰色森林土。处在湿润的地区,以大兴安岭的西坡最为集中,植被为森林类型,林下草灌植物繁茂,生草过程较强,有机质累积量大,土壤具较明显的淋溶作用和粘粒移动淀积现象。

黑土

土壤水分状况较充沛,相对湿润,植被为草原化草甸,当地称“五花草塘”,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量较高,具有黑色而深厚的土层,腐殖质层厚达30~70厘米以上,底土常出现轻度潜育特征。

其他回答

1东三省大部地区土壤为黑土,黑土富含腐殖质,土壤肥力高,对作物来说是最好的土。

2东北三省土壤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3东三省三面环山,山中矿泉资源丰富,冬季降雪丰富,因此水源充足,适宜作物生长。

其他回答

黑土地——东北平原

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在我国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两侧,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是中国最肥沃土壤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基地。 东北黑土地,地大物博,具有强烈胀 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黑土也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是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

黑土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0.4℃左右。通常认为黑土是温带草原草甸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其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植物。

其他回答

东北三省土壤特点:土地肥沃

黑土壤,黑钙土。

更多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