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概念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整数概念【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 其他回答
-
基础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数与代数:
数位: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等。
正数:大于0的数,如1、2、3等。
负数:小于0的数,如-6、-9等。
四舍五入法:对数字进行近似处理的方法。
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如0.1、0.25等。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整数与运算: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计数单位与数位: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等。
数位:写数时,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有余数的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后,得到的商为整数且有余数的情况。
四则混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统称,其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这些概念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