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把什么作为扶贫项目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扩展资料:菌草技术是包括菌草种植、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以及菌料加工等综合性新技术,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菌草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种植菌草治理荒漠、沙漠的技术。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的地区,菌草的栽培方法不同,在坡地、滩涂、水土流失区、干旱荒漠地区、沙漠地区等,菌草的栽培都有相应的不同方法。除了菌草的栽培技术以外,还包括菌草的加工、处理的方法等。第二,用菌草作培养基培育香菇、蘑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技术。第三,用菌草作培养基培育灵芝、猴头菇等多种药用菌技术。第四,用菌草生产菌物饲料技术。第五,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后的废菌料综合利用的技术,如用废菌料作菌料、饲料、肥料的技术等。第六,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的储藏、保鲜、加工等技术。
- 其他回答
-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
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
- 其他回答
-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让菌草技术在宁夏广泛应用,有效地促进了菌草科学的发展,推动了黄河菌草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
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这一技术问世至今已推广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合作紧扣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发展目标,为促进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曾授予中国菌草技术“世界生态安全奖”,是这项技术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个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