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热学基础知识梳理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热运动:物质世界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构成宏观物体的大量微观粒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热现象:构成宏观物质的大量微观粒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宏观量:表征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微观量:描写单个分子特征的物理量。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一些包含有大量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的物体或物体系。外界或环境:系统以外的物体。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系统。封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平衡态:对于一个孤立系,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必将达到一个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平衡态。热动平衡:在平衡态下,组成系统的微观粒子仍处在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之中,只是它们的统计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又称为热动平衡。状态参量:在平衡态下,热力学系统的宏观性质可以用一些确定的宏观参量来描述,这种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参量称为状态参量。态函数:由平衡态确定的其他宏观物理量可以表达为一组独立状态参量的函数,这些物理量称为“态函数”。体积 V :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即气体容器的容积。单位立方米( m3 ),也用升( L )为单位。压强 p :气体作用与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是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SI单位制中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 Pa ), 1Pa=1N/m2 。有时压强的单位还用大气压( atm )和毫米汞柱( mmHg )表示。换算关系为1atm=1.013×105Pa 1mm Hg=1760atm=1.33×102Pa温度: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平衡:在与外界影响隔绝的条件下,使两个热力学系统相互接触,让它们之间能发生传热,热的系统会慢慢变冷,冷的系统会慢慢变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会达到一个共同的平衡状态,称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温度相同:两个处于相互热平衡的相同温度相同。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摄氏温度:符号是 t ,单位摄氏度( ∘C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平衡温度为 0∘C ,水沸腾的温度为 100∘C 。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标所确定的温度。符号是 T ,单位开尔文,简称开( K )。开是国际基本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0K 叫做绝对零度, 1K 定义为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 1273.16。热力学温度 T 与摄氏温度 t 的关系是 T=t+273.15 即规定热力学温标的273.15 K 为摄氏温标的零度。气体的状态方程:平衡态下反映气体的 p 、 V 、 T 之间的关系的函数式。理想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从三条实验定律(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物态方程): pV=MMmolRT=νRTR 为普适气体常量, R=8.31J/mol⋅K=0.082atm⋅L/mol⋅Kν 为气体的摩尔数。
- 其他回答
-
可以梳理。
1. 大物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热力学、热传导、热辐射等内容,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
2. 目前有很多优质的教材和课程可以供学生学习,如 "大学物理学(上、下册)"、 "热学(上、下册)"等。这些教材、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大物热学方面的知识。
3. 此外,如果还想更进一步地学习,可以参考一些专业性更强的书籍或者研究报告,例如 "热学基础"、 "大学物理(热学)"等,以便加深理解和应用。
- 其他回答
-
建议进行大物热学基础知识梳理因为大物热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很多关键概念和基础知识,而深入理解这些知识需要对其进行梳理,并需要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对于进行大物热学基础知识梳理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热力学循环和工质的特性-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相变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进行以上的系统性整理,不仅能加深理解,还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 其他回答
-
分享一下大学物理热学基础知识:热学是以研究热运动规律的及其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以及与物质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转换,规律为任务的,所谓热运动既组成宏观物体的大量微观离子的一种永不停歇的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