かしめる是什么意思啊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非常地道的和语词来日本留学第四年,日本人私下非常随便的面对面讲话还是听不懂跟不上,口语里面和书里面一些来自口语的用词,不转写汉字,不查字典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开始怀疑自己当年学的教科书该重新写了。
随便写几个对我来说很难的打ちのめす、打ちひしぐ、うとい、気質(かたぎ)、要(かなめ)、ぎこちない、脚色、けしかける、上首尾、ズバリ、茶化す、軒並み、ひしめく……偶尔会在看书的时候碰见它们,不查字典就跳过去不死心,一个一个查又太浪费时间。这还不包括大量的拟声拟态词,这一块我基本放弃治疗了。
2.外来语片假名之类、常用的有个大致范围,太艰深太长的词一般会有上下文解释。然而就是常用的我也容易拼错,真渣。
3.关西话。我来日本第一年是从京都开始的。虽然语言学校和商场超市的人都可以讲标准语,但是语音语调和东京音是绝对不一样的。例如相机(カメラ)标准语的重音一定在第一个音节上①,但是到了关西就是◎,重音在最后。谢谢(ありがとう)标准语的重音在り上,关西在と上。老头老太会在后面再附一句「おおきに〜」。超级(めっちゃ)日语老师说这本来是个关西词,重音在第一个め上。流传到关东的年轻人嘴里,重音就到了ち上。麦当劳(マクドナルド)这么长的音节到了日本人嘴里肯定会缩减的。但是关东人说マック,重音①、关西人说マクド,重音◎。这还只是很肤浅的东西,往深了解,关西话的用词和语法完全是是另一套日本语。关西话里面又分为京都腔、大阪腔、神户腔等等。随便贴一下关西话的讲座截图。当然我在这里贴了关西话的例子并不代表关东地方的人讲话就一定很好懂。日语这门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还有历史上长时间的积淀是超过我预料的。再讲个小故事。我们学院一个从德国留学回来的老师是千叶县出身,按说属于首都圈就在东京旁边了。他太太是日本人,但不是千叶的。刚结婚后有一次老师跟妈打电话,讲了半小时师母一个字也没听懂,放下电话后师母问:“你是不是刚才在和德国人讲话?!”( ̄∇ ̄)所以我刚到日本的时候在京都是非常怀疑自己的日语到底怎么学的。我虽然不是日语专业的,但是好歹也是在外面的日语辅导班,跟着山东大学日语专业的老师学起来的。现在觉得学日语是个毕生的事情,一些很有魅力的表达是没办法从教科书里接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