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十大原理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高中地理教学中常提到的十大原理如下:
1. 区位选择与放弃原理: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发生与地理位置有关,不同地理位置的选择和放弃会对发展产生影响。
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原理: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选择和布局,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受到观察尺度和研究规模的影响。
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是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外部力量(如气候、地质、水文等)对地理环境的塑造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6.地球表面的形态与构造有密切联系: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构造特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7.地球表面的水文循环是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基础:水文循环对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8.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是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对地球表面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影响。9.地球表面的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方面:人口分布和城市化对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10.地球表面的资源与环境是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对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原理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现象和人类活动。
- 其他回答
-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为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尾线都是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向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球,长度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是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7.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8.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9.为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尾线都是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10.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度之间为低纬度;
36度至60度之间为中纬度;
60至90度之间为高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