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师学生毕业了仍念念不忘

小雨家庭教育 | 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描述

什么样的老师学生毕业了仍念念不忘,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我们说,爱是相互的,老师给予学生爱,学生是能够感受的到的,学生有时候表达爱的方法很笨拙,但还是希望老师相信我们的学生。

我初中阶段有一个记忆很深刻,是关于一个男生,他成绩不好,只是因为他不想学习,几乎各科的老师都会批评他不学习,或者当做他不存在,确实他是有点过分的,前期老师也不是这样态度,只是多次做工作也无用,让老师放弃管他了吧,毕竟班里不止他一个需要关注,相比学习差的学生,老师更乐意关注学习好的学生,毕竟还是有效果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了,慢慢可以及格了(九十多分),后来我观察到,是语文老师会悄悄地把他叫走谈话,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达成什么协议,但是我知道,也感觉的出来,他得到了语文老师的母亲对孩子的温柔爱,他就像一个闹着别扭的孩子,即便叛逆,也还是想得到家长的夸奖认同。说实话,当我感觉到语文老师对他的宽容和温柔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嫉妒的,但是我也很快释然,心里也是为他明明聪明却不好好学习的惋惜吧,可惜的是,他只是语文好好学了,成绩依然惨不忍睹。这个只是个别例子,撇开师生关系,我们都是一个个平等的人,吸引其他人目光的,当然是优秀的,自己都在发光的人。所以,努力做一个发光的人吧!

其他回答

记者分别向在校大学生、上班族两类人群发出了150份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多受访者说“看过”自己的老师;不过在上班族中,也有近30%的受访者称没有问候以前的老师,原因大多是:“太忙”。

受访的三成上班族毕业后未看望过老师

“毕业后你回去看望过老师吗?”对于这个问题,81%的受访者选择“看过”,另有19%的受访者表示“没看过”。接受调查的50名在校大学生都称,毕业后曾看望中小学时的老师。而在上班族中,毕业后没看望老师的占30%,理由大多是“太忙”。

在银行工作的黄先生说,平日里工作和家庭的事务太多,即使是节假日也要应付家中的各种事务以及各种应酬,忽视了看望老师这件事。

公务员林女士认为,是否看望老师,最主要是看学生个人是否重视这件事。她说:“如果有心,给老师发条短信或是打个电话,并不会占去很多时间,但却表达了心意。因此,‘忙’其实只是我们的一个借口。”

当年捣蛋学生毕业后反而和老师走得近

温州大学教师陈作棉曾在苍南一所高中教书多年。他认为,学生是否会在毕业后看望老师,和其在校的成绩并没有直接关系。据他的经验,有三类学生毕业后会常看望老师:与老师私人关系比较好的;老师曾在其失意、迷茫时给予过帮助的;还有一类就是在校时特别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叫去训话的。

陈老师解释,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往往会给予更多的关注,长期的沟通会拉近彼此的关系。多年前,他在苍南执教时,学生小陈经常逃课、抽烟、夜不归宿。一天,他找到在外留宿的小陈后,两人推心置腹地聊了一夜。也许是老师的真诚和坚持感动了小陈,此后,他发奋学习,考上了重点大学。

陈老师笑着说:“小陈说是受了我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此后,虽然小陈改行从商,但从2002年毕业至今,他每年都会抽空去看望陈老师,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陈先生是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尽管已毕业多年,他仍坚持每年春节时和同学一起去拜访初中班主任。陈先生说:“我的初中班主任是温州市实验中学的池澈老师,目前她已经退休。对于我来说,池老师不仅教学水平一流,而且对我们的生活也格外关心。我初中的时候很调皮,没少挨她的骂,但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她对我的那份关怀。”

哪类老师让学生念念不忘?

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还是念念不忘呢?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郑信军认为,只有在“师识、师德、师表、师能”四个方面有突出优点的老师,才能让学生铭刻在心。“师识”是指业务水平;“师德”是指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表”是指气质和仪表;“师能”是指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多才多艺的方面,包括课堂内外。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将这四点都做得很好的老师并不多,但根据我们多年研究发现,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普遍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并不会把教育当成任务,而是从心底里对学生默默付出。”郑信军说,每名学生在求学道路上都会遇到很多老师,而学生心里都是有一个衡量标准的,“真正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人生有启迪意义,自然就成了学生的‘大众情人’,学生毕业后对这样的老师最难忘,也最尊重。”

更多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