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BCD教学法
问题描述
什么是ABCD教学法,在线求解答
- 精选答案
-
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
二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
三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
①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
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 其他回答
-
ABCD教学法是一种基本上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的方法。
1、对象A(Audience) 即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
如上例中的“初中二年级学生”。
2、行为B(Behavior) 在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中,实际的行为及其结果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它说明了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特定而可观察的行为及其内容。
3、条件C(Conditon) 学生在证实其相应的行为及其结果时,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学生证实其终点行为时,我们常提出相应的限制条件。
4、行为的标准D(Degree) 行为的标准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为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量性,应该对学生行为的标准进行具体的描述。
- 其他回答
-
ABCD教学法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它的全称是"Audience, Behavior, Condition, and Degree",即"对象、行为、条件和程度"。
ABCD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明确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习成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