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清太宗之宝
问题描述
清太宗之宝,麻烦给回复
- 精选答案
-
清太宗文皇帝玉宝,沈阳故宫藏品。
1643年清太宗(1592—1643)崩。依帝制贯例,为其上尊谥,并镌刻为宝,是为“玉宝”,供于太庙。是宝文为“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之宝”。此宝由其子清世祖顺治首先镌制,康熙、雍正、乾隆屡有加谥,宝亦随谥而改镌。是宝为乾隆元年(1736)三月根据祖制改镌,宝质为苍玉,宝文为满、汉文合璧,朱文,汉文为篆书,满文为楷书。宝上端为玲珑苍玉单龙描金纽,纽上系明黄丝绳。宝全高14、面径13.7、宝厚5.3、纽高8.8、纽长14厘米。用明黄织金四则团花暗云纹绸包裹,置于鎏金铜印池,另置一金漆托盘。装入金漆沥粉云龙纹套盒中,盒外系明黄宽丝穿带,再以明黄织金四则团花暗云纹绵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庙,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庙。为国家一级文物。
- 其他回答
-
玉玺专业名称应该叫宝玺,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的才能称之为玺,大臣用的只能叫印,否则叫错了是会被砍头的。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盘龙纽,高二寸。汉字篆书,满文是本字“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汉字篆书,满文是本字。
本文标题:清太宗之宝
本文链接:https://www.bjdnbx.com/know/74182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于广知网,谢谢配合!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