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4.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5.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6. 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7. 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8.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9.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最大数量。10. 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11.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1
2. 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1
3.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指的是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1
4. 桑基鱼塘模式就是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1
5. 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
2。1
6. 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17. 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 其他回答
-
1、物质循环再生,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2、物种多样性,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4、整体性,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5、系统学与工程学,a. 理论基础: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b. 理论基础: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
- 其他回答
-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什么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理论基础:物质循环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2)、物种多样性原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3)、协调与平衡原理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