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的八种方法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解方程的方法:1、去分母,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首要步骤,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首先要去分母,当然如果方程中没有分母,省去此步骤。
2、去括号,去除分母之后,就该完成括号的去除了,如果有分母,先去分母再去除括号,没有括号的话可以省去此步骤。
3、移项,每个一元一次方程都会有的一步,就是把同类项的数据移动到同一边,把未知数移动到等号的左边。
4、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临门一脚,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合并同类项的时候要遵循合并同类项法则。拓展资料: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相关概念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3.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数的值的过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不是方程。
5.验证: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6.注意事项:写“解”字,等号对齐,检验。
7.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 其他回答
-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例如:3+x=18
解:x=18-3
x=15
5、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4x+2(79-x)=192
解: 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x=17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7、函数图像法:利用方程的解为两个以上关联函数图像的交点的几何意义求解。
8.换元法
- 其他回答
-
1.代入消元法(一般用于方程组)
2.加减消元法(用于解方程组)
3.直接开平方法(用于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4.因式分解法(用于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含十字相乘法)
5.配方法(用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
6.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
7.列表法(通过列表解方程)
8.图像法(利用图像来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