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游戏玩法规则

破点思维教育 | 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描述

小木偶游戏玩法规则,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玩转小木偶”是在中班“玩具总动员”主题下生成的个别化游戏内容。

我受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启发,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幼儿的发展要求,设计了“玩转小木偶”游戏。通过画一画、配一配、串一串、演一演等不同形式,让幼儿在木偶表演中体验表演的乐趣和合作的快乐。在材料设计上,我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木偶身体各部位材料,如不同性别特征,不同季节服饰,服饰上不同的图案特征等,意在引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进行匹配和组合,提升认知经验,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木偶制作完成后幼儿可以真正玩起来,在玩中学,在表演中不断尝试、思考,获得成就感。游戏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自由添加辅助材料表演,自由创编、表演故事。自主的空间,有助于幼儿生成许多不同的玩法,从而达到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培养了想象创造、合作交往和表达表现的能力。一、制作材料卡纸、硬纸板、扭扭棒、拉杆、挂钩、串环、小木棒等。

二、制作方法1.将卡纸剪成小木偶的头、身体、手、脚不同部位形状,一部分画好五官、服饰,另一部分留白以便幼儿自主创作。

2.用另一种颜色卡纸剪出完整的木偶轮廓,作为拼贴底板。

3.用硬紙板做一列小火车,火车的车厢做成可以插片的小兜。

4.制作富有情景和童趣的“小木偶剧场”背景板。根据木偶的身体比例安装拉杆,并用扭扭棒做成挂钩固定在拉杆上。

三、辅助材料提供各种自然物的图片以及回形针等辅助材料。

四、玩法举例玩法1:木偶看四季(适合小、中班)(1)幼儿根据不同季节的服饰特征从材料筐中挑选出木偶的不同部位,将这些部位在木偶底板上进行拼贴。

(2)将拼贴后的木偶送到春、夏、秋、冬不同的场景中。

(3)还可以从辅助材料中挑选符合四季特征的事物,如燕子、花草、荷叶、太阳、枯叶、雪花、雪人等,布置在场景中。在这个富有情境性的游戏中,幼儿先帮木偶穿上合适的衣服,再送木偶去不同季节的场景,让木偶看看不同季节的景象。游戏的同时,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强化了幼儿对四季的理解。玩法2:手拉手乘火车(适合中、大班)(1)在材料中找出图案相同的上身与下身,匹配拼贴成小木偶。

(2)在拼好的木偶中,找出有关联的两个手拉手放进火车车厢。

(3)可以单独游戏,也可以2~3人合作游戏。图案的匹配相对简单,适合能力稍弱的幼儿游戏。后一步的找关联,则是给幼儿一点挑战,有关联的两个小木偶才能一起乘坐火车,这个过程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如果希望车厢快点坐满,还需提高思维敏捷性。玩法3:木偶剧场表演(适合中、大班)(1)挑选匹配的手、脚、服饰等,用串环将木偶各部位组装起来。

(2)将组装好的木偶挂到小剧场背景板上。

(3)拉动拉杆自主表演(唱唱、说说、创编故事)。木偶的制作过程,提供给幼儿充分想象、创作的空间,用塑料串环将木偶身体各部位进行串连,使幼儿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幼儿在表演时进行协商、合作、故事创编、大胆讲述,能够得到多领域的能力发展。

五、孩子们生成的活动从小木偶投放开始,孩子们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一段时间后,他们出于对小木偶的喜爱,自主生成了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活动。1.独一无二的专属定制。

2.小木偶离开剧场一样可以表演。

3.有规律地乘火车(大小排序、单双排序等)。

4.请小木偶到“娃娃家”做客。

5.给木偶们造个大房子,取名“木偶之家”。

其他回答

玩法:

1.幼儿在空地上两两分组,相互商量并分配角色,一人当木偶,一人当操纵师,面对面站立。

2.操纵师可假想木偶的手上连着一根隐形的线,自己能拉动这根线让木偶做出各种动作。木偶则想象自己被隐形的线牵拉着,配合操纵师完成动作。

3.操纵师可先用语言提示“木偶”需要做什么动作,如“抬起手臂”“点头”等,然后摇动手臂,用动作的快慢控制木偶动作的节奏。木偶需要密切关注操纵师的提示,保持和操纵师的节奏同步,完成动作。

4.两人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其他回答

1.理解童谣《小木偶》。

2.通过格子节奏训练孩子的敏锐度。

活动准备:童谣《小木偶》

活动流程:

1.学童谣《小木偶》。

教师首先要根据童谣创作一个非常有戏剧性的故事,并将其带入童谣中。

教孩子读童谣。

童谣《小木偶》:

我是一个木偶。我不能动也不能走。仙女姐姐来看我,咻…,我们成了好朋友。

2、格子节奏游戏,练习一次听两个格子。

活动名称:奥尔夫的木偶2

更多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