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校情校史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897年,清代安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安庆菱湖,揭开了安徽百年育人的序幕。
1898 年,清朝光绪皇帝谕令改为求是学堂。1928 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基础上建立。1946 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创造了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辉煌。1949年12月迁至芜湖。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1974年,安徽师范大学建立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81年获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998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同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名次。
2009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 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
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 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2014年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体育学、中国史、工商管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12个学科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2014年起,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化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被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2014年,学校被批准接受外国留学生学校资格。 2015年淮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历史学(师范)、英语(师范)、公共事业管理(师范)、学前教育(师范)、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理学(师范)、材料类、电子信息类、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师范)、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5个专业(类),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 其他回答
-
1. 丰富多样。
2.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成立于1928年,前身为安徽省立师范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师范大学,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的校情校史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成就。
3. 在安徽师范大学的校情校史中,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此外,学校还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