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梁启超清华校训
问题描述
梁启超清华校训,麻烦给回复
- 精选答案
-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 其他回答
-
清华大学校训的全称是: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是不凡,语出《易经》,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名扬天下,遂成校训。”
有人提出,全称是: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后面两句在1957年被省略了。
反驳的声音: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本是陈寅恪先生对王国维先生的个人评价,用旧时士大夫的话语,那是“私谥”。事前未经清华校务委员会的委托,事后也没有得到追认。如果你信仰自由,大可以将之作为座右铭,但说他是校训,则没有根据。
本文标题:梁启超清华校训
本文链接:https://www.bjdnbx.com/know/80031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于广知网,谢谢配合!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