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的船坞种类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船坞有两种:干船坞和浮船坞。
作品名称:船坞作者:沈括出处:《梦溪笔谈》 国初,两浙献龙舟,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之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出澳中水,船乃笐(hang)于空中。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 注:【澳】河道中可以停船的较宽阔的地方。【笐】用木头、竹竿搭成的架子,这里指悬空架起。笐,音hāng。 在宋代,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船坞。船坞是一种建在水域岸边供修船和造船用的长方形水工建筑物。它的建造方法是修建一个三面封闭的深水池,另一面与河道相通,装上可以启闭的闸门,并在池底安放一套支撑架。引水灌满深池,把需要修理的船驶进池中正对着支撑架。然后关闭闸门,抽干池里的积水,船便悬空在架上,这样就可以施工修理了。这种船坞是固定式干船坞(相对于浮动式浮船坞而言),有的船厂仍然使用这种装置修造船舶。《船坞》记载北宋中期在汴京修建的一座船坞。这个船坞可以容纳二十多丈的龙船,在当时应当是很大规模的了。据文献记载,我国第一座船坞是在北宋太宗时(公元976—997年)由一位名叫张平的船官建造的。在西方,直到1495年,英皇亨利七世才在朴茨茅斯修建了欧洲第一个船坞。这比我国已经晚了五百年,较之沈括的记载也晚了四百余年。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官僚家庭。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
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书中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和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多条属于科技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梦溪笔谈》中还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