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语文第3课课文解释
问题描述
3年级语文第3课课文解释,麻烦给回复
- 精选答案
-
1、《悯农》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白话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草》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话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3、《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白话文: 4、《古朗月行》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白话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5、《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白话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 其他回答
-
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中的意思,勇敢、大胆地向私塾先生提出问题的励志故事,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刻苦读书的精神,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山县(今中山市)。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为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他遗著编有《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孙文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