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分阴历和阳历啊

楠楠家庭教育 | 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描述

为什么要分阴历和阳历啊,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所谓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计算,他们的参照物选取的不一样。

常说的阴历,是根据月亮为参照设立的,人们把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阴历月”,周期大约是29.53天,为了换算方便,所以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而阳历是以太阳作为参照设立,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成为“阳历年”,约为365.25天。均分为12个月后,每月大约是30.44天。因为月亮距离地球较近,也便于观察。所以在古代“阴历”的应用更为广泛,像常说的八字算命,结婚、盖房看日子,老黄历历法都是依照“阴历”来说的。在民间,基本上过生日也都参照的是“阴历”,尤其是农村,基本上生日都是按阴历计算的;城里人比较喜欢阳历生日,到了现代讲究更不是很多,甚至阴历、阳历生日都过。阴历固然重要,但是阳历也不是一无是处。像我们的24节气,就是依据阳历划分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0度,平均分成24份,每份15度,由此地球每公转15度,就是一个节气。细心的朋友可能观察到,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计算,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正是我们聪明的古代人开创一种“阴阳调和”的历法计算,为“阴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阴阳历”的出现,也就出现了我们常见的“闰月”。我国采用的是“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也就是就:19个太阳年的总时间基本和19个月亮年外加7个阴历月的总时间一致,因此每19个月亮年中,就有12个平年(12个月)和7个闰年(13个月),而闰年中多出来的那个月就是闰月。

其他回答

因为来源不同。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也叫农历,又有夏历、汉历、华历和国历等名称。阴历起源于夏朝,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开始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

阳历是西方的历法,也叫公历,又叫儒略历、格里历。最初,是古埃及人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之后,经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和公元前8年凯撒的侄儿奥古斯,共两次进行了修改,称为儒略历。到十六世纪末期,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又一次进行了修改。经过这样修改的儒略历叫格里高利历,亦称格里历。格里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采用,所以又叫公历。

其他回答

原因之一,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而阳历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各有千秋。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地球自转一圈为一日,而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为一月,这样,年丶月、日的历法就形成了,阴历和阳历又互为补充。

其他回答

是因为他们有两种不同的历法计算,他们的参照物选取的不一样。阳历是全世界通用的.阴历指的是农历.中国民族习惯用的.用阳历吧..我们的身份证上的年月日都是用阳历来算的。

更多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