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的含义

家教有方 | 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描述

卷轴的含义,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卷轴的含义:古代指裱好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

后世书籍装订成册,乃只称有轴的字画。唐以前的纸幅就前代的记载及近代发现的遗物来看,大抵高不过一尺,长不过一尺半至两尺。为了模仿帛书的形制,于是将若干张纸以浆糊粘成长幅,纸与纸的接合处,通常有押缝或印章,在末端附一根轴卷起来收藏,所以称为卷轴。卷轴图书每一卷是一单位,一本书可能是一卷或数卷,视内容长短而定。为了便于直行书写,使行与行有间隔空隙,用铅将纸上下画线分别界栏,宽度与简牍相仿,恰好能容一行,即唐人所谓的边准,宋人所谓的解行,明清以来所谓的丝栏,一行行的文字,就好像简册的编连一样。卷子书写有一定的格式,通常每卷起首写篇名,如果一书不止一卷,还要写明卷次。下面空数字,再写全书总名,再空数字,写撰者姓名,这就是所谓「小题在上,人题在下,撰人姓名又在大题之下。」全书末尾,往往有一行,为抄书者姓名、年月和地点,有时还记写书的原因。这些都为印刷术发明后的雕版书籍承袭了下来。

更多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