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溪的水文特征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交溪上源西溪河谷自上而下向两边逐渐扩大,形成两个暴雨中心;24小时暴雨均值为220~180毫米。
流域内年雨量分布不均,从山区向沿海递减,平均年雨量为2000~1400毫米。降雨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枯水年降雨量只有平均年雨量的60%左右,而丰水年则可达平均年雨量的1.5倍。福安盆地年降雨量1567毫米,多集中在5~6月。流域内年径流的分布同年雨量相似,以柘荣、周宁高山区为最大。河川径流较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0亿立方米左右。丰、枯年径流量相差悬殊。夏季多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山洪主要由台风、暴雨造成,洪水暴涨暴落,沿海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据史书记载,在宋代及民国时期,福安县曾发生过两次特大洪水和一次因潮水所造成的灾害。其中最大一次,城关3天降雨量169.3毫米,最大洪峰流量达12700立方米/秒,县城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334座,伤亡120余人,受淹耕地约0.47万公顷。交溪的主要支流有:茜洋溪、穆阳溪、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 茜洋溪,在上游称东溪又名流桥溪,发源于柘荣县富溪乡的青岚岗(一说东源乡鸳鸯头村),曲折南流,至宅中乡西坪村与西溪交汇,至舂臼弯村附近与霞浦交界处的甲溪口出境,称茜洋溪,然后向南流经福安溪柄注入交溪下游的赛江河段。县内长29.7公里,流域面积68.68平方公里。 河流总长52公里,境内长20公里;流域总面积402平方公里,境内面积142平方公里。 穆阳溪,发源于浙江省政和县镇前,流经周宁县荷洋及境内社口、穆阳、康厝、溪潭至赛岐镇廉首村前与富春溪汇合。总长116公里,境内长度46.4公里;流域总面积1389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18平方公里。后溪,在寿宁县,泰顺县称寿泰溪,发源于山羊尖南麓的枫树洋,自西北流向东南。由源头流经龙溪、地洋至长岭段称为地洋溪。汇入支流小东溪后,流量倍增,折向东南经司前的杨梅州至武溪段,称为铁梗溪,流出武溪后始称后溪。沿寿宁与浙江省泰顺县边境南下,经磜坑、大王前至渡家洋与犀溪交汇后,经甲坑边境流入福安县注入东溪,汇于交溪,境内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335.2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97亿立方米。 发源地山羊尖,位于县境最北端,海拔1649米,为寿宁县最高峰,也是闽东地区群峰之冠。因地僻人稀,山羊活动频繁而得名。地处闽浙交通要道,为古代军事要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张鹤年为防倭寇,在此创建青草隘,屯兵把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寻淮洲部北上抗日经由此地,开向庆元。犀溪,东溪上游后溪支流。发源于境内透风尖南麓后西溪东北角,自西北流向东南,经后西溪、伏际、溪潭、炭山、榅洋至西浦汇入支流泮洋溪(泮洋溪发源于伏际山,流经大安、村头、泮洋至西浦墓林下注入犀溪),再经渡家洋注入后溪。全长33.5公里,流域面积182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44亿立方米。蟾溪,为县境内重要水系,发源于西部边境卜蛇林下大熟山。自西北流向东南,经大熟、六六溪、鳌阳、安章、角林、龟岭、傍洋、石鼓、后洋、官路至竹管垄汇入支流南阳溪(南阳溪发源于南山顶南麓,上游分2支,其一源于赤陵洋,其二源于铁场,流至南阳汇合,经官路至布罗林注入蟾溪)然后由竹管垄经坑底林、刘坪至东南边境横山流入福安县境,经太逢,于潭头镇汇于交溪东源东溪。上游河床狭窄,坡度陡峻,水流湍急,居高临下,多形成瀑布和狭谷,三曲岭瀑布尤为著名;中下游坡度较为平坦,水流稍缓,但溪底多砾石堆积,礁石突出,无法通航。蟾溪全长45.5公里,流域面积226.7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达2.9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居寿宁溪流之冠。蟾溪流经县城的一段,建县前,原流至今之西门桥即以90度直角拐向半月山麓经城南直下。每遇山洪暴发,泛洪往往改道而行,直冲城东。年侵月蚀,渐成洼地,形成东流河道。建县后,由于需要筑城防卫,鉴于水文情况,截弯取直,堵塞南流半月山下河道,开挖新河道。引水顺流通过城内,如玉带长环于旧县衙之前,东至门外顺地势沿城边转向东南。既便于居民取水改变鳌阳风貌,又可作护城河以固防卫之用。改道后的溪边居住区取名新溪仔,地名沿用迄今。原半月山下河道,今已成为居民区,地底古河道旧迹尚存,沙石厚达3~4米。平溪,系斜滩最大支流。发源于政和县西表岭紫翠岩下,在县境西部流入南溪。向东流经溪底、东木洋、平溪、环溪、岭兜、长溪、印潭、下老、猪母岩、渡船头至斜滩的交溪亭注入斜滩溪,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凤阳溪,发源于寿宁县东北边境老鸦山东麓。由凤阳乡刘厝入境,自西向东流经刘厝、基德、廷加洋、东岭后至小溪出境,流入福安称小溪。境内全长18.3公里,流域面积59.3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0.64亿立方米。境内北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的溪涧小河均为交溪水系的一、二级支流。龙溪(安徽省志谓柘荣溪),发源于太姥山山脉西麓,即东狮山与十顶岗牛栏岗之间的东源乡仙后村东山顶,向西南流经城关盆地折向北,至城郊乡到龙山村和英山乡东坪村之间汇入交溪东源东溪河段,长29.6公里,流域面积106.3平方公里。五蒲溪,发源于乍洋乡柯岭村的湖山顶,向北流经城郊乡,至尖岭下汇入交溪东源东溪河段,长12.4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31.4平方公里。楮坪溪,发源于楮坪乡湖头村的叠石峰,向西北流经楮坪乡,至英山乡后垅村附近汇入与福安交界的东源东溪交溪河段。县内长11.6公里,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西溪,发源于富溪乡马鼻洋,向东南流至宅中乡西坪村汇入东溪,长18.4公里,流域面积77.75平方公里。桃坑溪,发源于东源乡大湾山,向西南流至宅中乡甲溪口出境,汇入与霞浦县交界的界河中,至甲溪口汇入茜洋溪。县内长20公里,流域面积50.4平方公里。赤溪,发源于澄源乡后山,流经上下赤溪村后,进入浙江庆元县举水,转入寿宁县西溪。流域面积46.3平方公里,全长15.9公里,平均坡降2.09%,多年平均流量2.0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649亿立方米。暖溪,发源于澄源乡北斗,流经黄岭、新康、牛途等村,进入寿宁县流入西溪。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全长19.9公里,平均坡降13%,多年平均流量2.7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864亿立方米。龙亭溪,系县内最大溪流,是穆阳溪的主干流,上接政和榅洋溪。发源于政和县半源的黄华坑,在东兴农场附近入境,经榅树林、溪口、那坑、龙亭、进登、大前坪、黄县(闽东电站水坝)到文潭,下接穆阳溪。其中,泗桥乡芹山瓦窑仔山西部以上为周宁、政和界河,狮城镇大前坪至七步乡文潭村石门头山东部为周宁、福安界河。境内长56公里,流域面积483.7平方公里,落差616米,平均比降11‰。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3.79万千瓦。注入龙亭溪的有泗桥溪、前溪、禾溪、纯池溪、七步溪等支流。七步溪,系龙亭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圣银楼山麓经李墩、七步、九龙漈、汇入龙亭溪,其上游称李墩溪。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155.6平方公里。落差1025米,平均比降30‰。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99万千瓦。注入七步溪的支流有东洋溪、祭坪溪等。东洋溪,系七步溪支流,因所处地名原称“东洋”,故名东洋溪。发源于浦源乡源头村,经溪坪、端源、狮城镇、纳诸小涧过鼓音漈汇入七步溪。全长18公里,流域面积为51.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6.3‰。水能理论蕴藏量0.45万千瓦。八蒲溪,系穆阳溪支流。发源于小郭洋的仙冈头,经后洋、八蒲出境,过福安县的象地、牛岭尾汇入穆阳溪。境内长15.1公里,流域面积为49.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2.4‰。水能理论蕴藏量0.65万千瓦。八炉溪,庆元县志认为属交溪源头西溪支流水系。发源于岭头乡杨家庄(寿宁县志:荷地镇(原苏湖乡)西北双溪东麓 ),穿过塘源尖与鸡公山之间,经下庄、岭头、包谢、八炉、小横岭、鱼条?、双港桥流入寿宁县托溪, 称为托溪。托溪再经坪坑、九岭、丰谷至新坑尾称为九岭溪。 沿途纳大小支流55条。八炉溪河道总长25公里,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6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572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22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074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