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陈掖贤的忆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
问题描述
陈掖贤的忆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求高手给解答
- 精选答案
-
陈掖贤的忆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释咽(yè):声音断续低沉。秦:长安一带。古属秦国。娥:美女。断:中断。这里指梦醒。灞(bà)陵:长安(今陕西西安)东郊汉文帝的陵墓。附近有灞桥,是古人折柳送别的地方。乐游原:在今陕西西安南,是当时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清秋节: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此日有登高等习俗。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音尘:音信和踪迹。西风:秋风。陵阙(què):皇帝的坟墓和宫殿。大意一缕呜咽的箫声飘入孤寂的高楼,惊醒了梦中的秦娥。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光,听着悲凉的乐音,她不由得想起今年春天离别时的情形:一年一度的春风吹绿了长安郊外的杨柳;在那令人伤心的灞桥边,她折下柔嫩的柳枝与亲人依依惜别!重阳佳节,乐游原上登高赏玩的人们兴高采烈;她孤独地望着咸阳古道,盼着亲人的消息。可从晨曦(xī)初露到夕阳西下,依旧音讯全无;只有那昔日庄严辉煌的帝王陵墓和宫殿,伴随着萧瑟秋风,默默地掩映在落日的余晖中。陈掖贤简介陈掖贤(1929年1月21日-1982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烈士赵一曼的儿子。小名宁儿。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政治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2年8月15日,赵一曼的儿子、年仅54岁的陈掖贤悄然去世。
本文标题:陈掖贤的忆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
本文链接:https://www.bjdnbx.com/know/87612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于广知网,谢谢配合!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