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模数是怎么确定的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模数是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在数值上等于分度圆直径与齿轮齿数之比。
显然,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形也越大。模数用m表示。我国的标准渐开线齿轮规定,模数为1 mm,则齿顶高为1 mm、齿根高为1.25 mm,由此可见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就越大。国家标准GB1357-1987规定模数有0.1~45 mm 49种,其中有模数1、1.25、1.5、2、2.5、3、4、5 mm 等。若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别为m(mm)、Z、d(mm)、da(mm)、df(mm),看到一个齿轮,往往先测量da或df,再从以上公式中倒过来求出这个齿轮的模数。以下为基本公式:d=m×Zda=m×(Z+2)df=m×(Z-2.5)模数计算公式:M=外径/(齿数+2)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 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就是 (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 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 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 其他回答
-
只要是标准齿轮是唯一确定的,就可以根据分度圆和齿轮半径来计算。目前,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齿轮非常多,它们的标准都是不固定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就非常难以确定齿轮的分度和半径,也就不知道模数。
已知功率不能定模数,还要知道转速,也就是传动比。有了传动比可推出齿数比,然后选择相应的模数,用功率来进行强度的计算,然后根据强度校验的结果来修改模数,当然需要再对强度做计算。
很大程度上,模数对强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主要还是依赖于强度计算来确定模数。
- 其他回答
-
齿轮模数是齿轮传动的重要参数,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都离不开模数。
在齿轮传动中模数使用m来表示。模数m的计算公式为m=齿距P/π,将这个比值定义为模数,并规定用m表示。这个公式是这样推导出来。一个齿轮的齿距P×齿数z等于什么?从齿轮来看,应该等于这个齿轮的周长 ,即,分度圆直径d×π。也就是P×z=d×π。分析公式,π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