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萌娃教育 | 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描述

康有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康有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胎教学说,尤其是他的关于创立人本院以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新颖独特,亘古未有。

(一)胎教的意义1.正本。他认为胚胎是人之根本,抓好对此时期胎儿的教育,就可使之正常发育,是从本源上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2.防感清源。他认为胎教的意义,是"反本溯源","教之于未成形质之前"。 (二)胎教内容和实施方法通过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关于人本院的设计、地域选择、环境和保健要求。

1、适宜的环境的选择。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胎儿发育成长,符合优生学的需要。

2、胎教的宗旨及保胎、养胎。康有为指出:"盖孕妇入院之后,宜养胎为宗旨职业,其有碍此宗旨者,皆不可行也。"后来他又具体把"考求安胎、保胎、养胎及生子最易无苦之新法"作为人本院的根本宗旨。养胎、保胎、安胎主要是要做好医护、饮食和衣着三件事。

3、孕妇的教育对孕妇的教育一方面是防止"邪念"的"感入",一方面是培育其德性,萌发仁心,孕育其博爱、反正、平和的心境,从而间接地影响胎儿。康有为主张在人本院设女师、女保、女博等专门对孕妇进行教育。康有为还要求孕妇读好的书,听好的音乐。

三、论婴幼儿教育婴幼儿教育是康有为为大同世界设计的学前教育公养制度的又一级。婴儿出生后,在人本院6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若育婴院后设慈幼院的,则育婴院收婴儿至两岁,三岁幼儿入慈幼院至五岁,六岁入小学院。如果不设慈幼院,则婴幼儿总归于育婴院。儿童在育婴院接受完全的学前公育教育。环境的选择。康有为很重视育婴院环境的选择,他很看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教育宗旨。康有为婴幼儿的骄阳宗旨应该是:"务令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体现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要求。管理制度。康有为主张育婴院、慈幼院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公养"、"公育"的思想,强调胎教的意义,阐述了胎教的内容和方法,阐发了婴幼儿教育宗旨和管理制度等,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进行的设计,虽然不能实现,但在思想上有冲破封建传统学前教育的进步意义。在他的构想中还夹杂着唯心主义和封建教育的糟粕,是应予以否定的。

其他回答

康有为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有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他的理想虽然是永进实现不了的空想,却反映了新 3/4页 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某些合理因素,对我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发展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都起了促进作用和奠基作用。

其他回答

"公养"、"公教",或叫"公养"、"公育",是康有为的理想教育制度。这个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他的政治理想基础之上的,体现在《大同书》中。

他在《大同书》中历数了人类的38种苦界,主张最终"去苦界至极乐",实现"大同世界"。而打破一切界限,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去家界"。如何去家界,没有了家庭,教育怎么办?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就是实行儿童"公养"、"公育"制度。

他涉及了一个从胎教到大学的"公养"、"公教"的理想制度。在《大同书》全面阐发了这个思想。他认为这是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儿童从胎教到20岁的全部教育由公立政府负责,全社会的人都有权接受这一完整的教育,其中人本院、育婴院、怀幼院(或叫慈幼院)是六岁以前的儿童受教育的机构,属学龄前教育,为"公养阶段";6岁以后儿童入小学院,至大学毕业20岁,为"公教"阶段,接受系统的学龄期的教育。

更多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