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有哪些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习俗: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前后。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草、驱“五毒”等。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9、重阳节: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10、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 其他回答
-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习俗:
1. 婚礼习俗:不同地区和文化有各自的婚礼仪式和习俗,如婚庆喜宴、嫁妆习俗、拜堂仪式等。
2. 节日庆祝:各种宗教和文化节日都有特定的传统习俗,如华人春节的贴对联、放鞭炮和舞龙舞狮等;清明节的扫墓和祭拜祖先等。
3. 饮食习俗:不同文化有各自特色的饮食习俗,如中国的团圆饭、日本的寿司制作和享用、印度的印度咖喱等。
4. 祭祀仪式:许多文化和宗教有祭祀仪式,包括宗教节日或特定场合的祭拜。
5. 礼仪和礼节:不同文化和社会中有各自传统的礼仪规范和礼节,如尊长长辈、尊重客人或进行正式场合的礼仪。
6. 传统服饰和装饰:各种传统服饰和装饰,如中国的旗袍、印度的萨里、非洲的传统图腾花纹等。
- 其他回答
-
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正月初一)
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3、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其他回答
-
1、除夕
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二、2、春节
春节以拜祭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欢乐祥和为主要内容
3、元宵节
元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4、寒食节
主要习俗有禁烟火、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
5、清明节
清传统习俗包括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
6、端午节
习俗包括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端午浴等。
7、中秋节
传统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
8、重阳节
传统习俗包括赏秋、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等。
9、腊八节
主要的习俗包括祭祀先祖、喝腊八粥等。
- 其他回答
-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习俗的一种,每逢新春到来之际,无论身处何方,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中国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有的地方的人们还会贴门神,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象征着大家对美好一年的祝愿和希冀,也烘托着新一年到来的欢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