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的手法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A.句尾韵(韵法1)诗歌通常可在句尾最后一个字押韵。
如上述《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guang),疑是地上霜(shuang)。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xiang)。韵脚在地一、二句和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押韵韵母“ang”。又如,《看到沙滩搁浅的船》(谭笑)1.在金色的沙滩(tan)2.看到一只搁浅的船(chuan)3.我本不是水手4.却想扬起那白色的帆(fan)5.远处6.是碧海云天(tian)押韵在第一、第二、第四、第六句最后一个字,押韵韵母“an”。B.句内韵(韵法2)押韵除句尾韵脚押韵外,还可在句内节奏点押韵。所谓节奏点,即构成一组语音的最后关键点。节奏点的外在表现为,诵读时读完节奏点的音后,会有停顿或拖长音,或者,从此处结束重起一句,不影响诗歌完整。节奏点有多个层次,大的节奏点导致大停顿,小的节奏点导致小停顿。显然,句尾是个明显的大停顿处,因此,是一个大的节奏点,多数诗歌在句尾押韵。句内节奏点较为复杂,所以句内押韵也较为复杂。例如,句内押韵可以在句内和本句句尾押韵,也可以在句内和其他句内押韵,还可以在句内和其他句尾押韵。例如,苏轼《点绛唇》中一句“今年身健还高宴”,句内“年(nian)”、“健(jian)”和句尾“宴(yan)”押韵在“an”。又如,《冬天的树》(谭笑)1. 枝枝(zhi)干干(gan)伸展(zhan)
2. 不逊于夏日(ri)一般(ban)
3. 阳光将身体直接抚摸(mo)
4. 影子简(jian)洁地静卧(wo)在身边(bian)
5. 无论(lun)风雪吹来(lai)
6. 无论(llun)地冻天寒(han)7. 屹立着8. 在冬天(tian)此诗歌有许多句内韵,为避免啰嗦,不逐一介绍,只介绍三个。第一句句内的“干(gan)”和同句句尾的“展(zhan)”押韵在 “an”;第一句句内的“枝(zhi)”和第二句句内的“日(ri)”押韵在 “i”;(有人认为“zhi”“ri”是零韵母,有人则认为称他们称作零韵母是错误的。我们学习诗歌可以不予理会,可以认为他们角度不同,说法不同。我们只需要知道,“zhi”“ri”有称为零韵母的说法即可。)第三句句尾的“摸(mo)”和第四句句内的“卧(wo)”押韵在“o”。句内字的韵和句尾字的韵相同,尤其和其他句子字的韵相同,可以形成跳动的音韵美。注意,不应句内任何字的韵母和其他字韵母相同都属于押韵。如第四句的“简(jian)”不在节奏点,就不算和本句句尾“边(bian)”押韵。当然,广义讲也可以算,但太泛化了,或者,是更一复杂层次非常弱的“押韵”,一般来说不在通称的押韵范畴内。此外,韵母声母都相同,比如第五句里的“论(lun)”在第六句也有,一般也不算作押韵,这是音节的重复。一般意义的押韵,只是指声母不同条件下的韵母处韵音相同。音节重复是一种特殊的押韵形式,比一般意义的押韵节奏更鲜明,一般意义的押韵具有含蓄性,所以整个音节重复,一般不算作押韵。音节的重复,以后将单独论述。还有,某些古典诗歌同一句中忌讳句内用韵,怕韵音重复过于密集,句内韵影响句尾的韵。这种韵的重复专门有个名字叫挤韵。由于内韵是一种不明显的押韵形式,一般情况下人们说的押韵,多只是说句尾的韵脚韵,通常很少包括各种句内韵,所以,为说明方便,本课如不专门说明,后面一般说的押韵也仅指句尾押韵。最后,说一说一种特殊的内韵形式——叠韵。叠韵,指两个连续读的字韵音相同或相近,声母不同。依然是《冬天的树》(谭笑)枝枝干干伸展(zhan)不逊于夏日一般(ban)阳光将身体直接抚摸(mo)影子简洁地静卧在身边(bian无论风雪吹来(lai)无论地冻天寒(han)屹(yi)立(li)着在冬天(tian)“屹(yi)”“立(li)”韵母同为“i”,声母则不同。叠韵虽不一定都在节奏点,但因两个连续的音节韵音相同或相近,非常突出,于是,自己构成了一种鲜明的节奏单位,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内韵。
- 其他回答
-
押韵是诗歌或歌词中常见的一种手法,通过在句子结尾使用相似的音节或音韵来营造出韵律感和和谐感。
押韵能够增强创作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让作品更加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同时,押韵也能够为作品注入一种美感,使之更加流畅和优美。
在具体应用押韵手法时,作家需要根据语境和情感选择合适的押韵词,要注意避免过分刻意和生硬,以免影响整体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