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文编号的编写方法如下:
章节编号
层次结构:章节编号一般不宜超过4级。
编号方式:
引言编号:“0”
章编号:“1”“2”等
节编号:“2.1”“2.2”等
子节编号:“2.2.1”“2.2.2”等
格式要求:各层次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其后空一个汉字的间隙接排标题,标题末位不加标点,正文另起行。章节的编号如选择传统方法,可混合使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列项说明编号
编号方式:宜在各项前添加采用阿拉伯数字或小写拉丁字母的编号,如:“1)”“2)”,“(1)”“(2)”,“a)”“b)”等。
符号使用:如果论文中已经把形式为“(1)”“(2)”的编号作为数学式的序号,则不宜将其用于列项说明。列项说明的各项前,也可采用符号,如“——”“·”等。
插图、表格、数学式编号
编号方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号。
格式要求:一般按出现先后顺序全文统一编号,如“图1”“图2” “表1”“表2” “式(1)”“式(2)”等。
其他注意事项
引言部分:如果引言部分不用“引言”二字,则不编章编号“0”。
层次顺序:不同层次章节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点号。
传统方法:如果需要,也可以采用传统的编号方法,即混合使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这些规则可以帮助你编写清晰、易读的论文编号,使论文结构更加条理化和易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