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传播学理论有哪些

小黑说教育 · 2024-12-28 09:09:18

考研传播学理论涵盖了一系列研究传播现象、过程和影响的学术观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播学理论:

传播(Communication)的含义与类型

探讨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及其特点。

五W线性传播模式/传播的循环互动模式/信息寻求模式

描述信息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Who, What, When, Where, Why)及其相互作用。

传媒新闻传播中的控制(把关)

分析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筛选和过滤作用。

传媒与受众研究

探讨受众作为权利主体或市场参与者的角色。

传媒的传播效果研究

包括议程设置论、沉默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等,研究媒体对受众态度、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传媒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分析不同媒介形态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异化理论

探讨现代传播活动中的异化现象,即人与其创造物之间的关系。

使用与满足

将研究焦点转移到受众身上,关注受众如何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

议程设置

研究大众传媒如何影响公众对议题的关注和优先级排序。

沉默的螺旋

描述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如何受到周围意见环境的影响。

培养理论(涵化分析)

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影响受众的世界观和行为。

知沟理论

分析信息获取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及其原因。

框架理论

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特定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解释信息。

元传播

探讨传播行为中符号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

子弹理论

早期大众传播学观点,认为传播效果直接且强制性地影响受众。

传播流

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有限效果论

认为大众传播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有限,其他因素如个人倾向、群体影响等也起作用。

这些理论为理解和分析传播现象提供了一个框架,对于考研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非常重要。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