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的复习规划可以根据报考院校的不同层次和专业要求分为几种类型,具体规划如下:
参考书为高鸿业或相似的书,考题不超纲
以参考书为中心,多看几遍,夯实基础。
不要好高骛远,不要额外看其他书,务必做课后习题。
把历年真题也要弄透,找出考试规律。
参考书为高鸿业或相似的书,考题适当超纲
以高鸿业的书为基础,同时配合范里安、曼昆(多恩布什)等中级经济学教材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对知识点进行补充,以应对超纲现象。
范里安、曼昆(多恩布什)的中级经济学教材不用全部看,看核心点就可以,一些经典的课后题要配合做。
参考书为范里安、曼昆(多恩布什)的经济学教材
5月底必须结束基础课的复习,打好经济学基础。
从6月份开始把重心放在中级教材的学习上,在学习时配合练习题和历年真题,把中级知识点搞透。
各阶段复习规划
预备阶段 (现在到明年1月份):学习高鸿业教材,做课后题。
基础阶段
(6月底以前):
认认真真地学一遍教材,认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每看完一章,做一章的课后题,争取能把教材课后习题能做正确70%左右。
强化阶段(7-8月份):
再好好看教材,突破重难点,对照大纲消化理解每个知识点。
最好搭配一个教材学习课程来听一下,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考点的把握。
提高阶段(9-10月份):
根据强化阶段复习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一遍教材。
适当找些题来做,尤其是西经,比如尹伯成的绿皮书,或者使用掌成考研出版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冲洗阶段(11月到考前):
认真研究真题并适当做点模拟题。
近十年的真题至少建议做两遍,在临近考试的前两周,建议找一些从命题范围、风格上都非常“逼真”的模拟题来做一下。
其他建议
确定考研的专业和院校
选择自己感兴趣且上岸性价比较高的专业。
针对专业去选择目标院校,了解院校的考研难度、考试科目、报录比等信息。
搜集考研资料和书籍/课程
确定好专业后,购买教材或找电子版资料。
咨询机构的老师或学长学姐,减少信息差,获取全面的内容。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确保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偏科现象。
通过以上规划,考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考研的成功率。